第九十九章 学我者生,像我者死! (第2/2页)
如果有吕布、关羽、张飞三人联合。
即便袁术兵精粮足,也不敢轻易觊觎下邳、广陵。
……
月入眉梢。
陈留郡,李府。
经过一夜的奔波,李翊率先赶回了陈留。
他作为别部司马,陈留很多事务需他处理,所以先回。
不得不说,还是家里面舒服。
一壶热茶,两枚小碗摆放在茶桌上。
桌案上的两边分别坐在李翊与小孔明。
诸葛亮主动帮李翊斟茶,斟到一半时停住,茶盏收起。
毕恭毕敬地向李翊敬上香茗:
“先生,请用茶!”
酒桌有酒桌文化,茶桌也有茶桌文化。
酒杯斟满是敬人,茶杯斟满是欺人。
故诸葛亮只倒了半杯茶。
“嗯,不错……”
李翊也不客气,缓缓提起茶盏,品了品。
略微有些发苦,但格外的提神。
放下茶盏,李翊开口道:
“孔明啊,说说这段时间陈留的政务吧……”
李翊离开陈留后,让诸葛亮代替自己处理了很多政务。
虽然他才十二岁,但娃娃要从小时候抓起。
从现在开始就培养他的政务能力,将来一定会更加优秀。
“是,这是学生这段时间处理的政务。”
“请先生览阅。”
诸葛亮双手奉上一卷竹帛。
他只处理了一部分,因为李翊没有把权力完全放给他。
真正牵扯比较大的事,还是得由李翊来拍案决定。
“……嗯,不错,进步很大。”
李翊快速地浏览公文,一边又询问最近还有没有其他的什么事。
诸葛亮开口答道:
“别的大事倒是没有,就是油坊的生产已经停了。”
“现在市面上已经买不到像样的粮食,即便有,厂商也舍不得用来榨油。”
讲到这儿,诸葛亮表情也挺无奈的。
不过李翊倒是显得很乐观。
“无妨,我们已经形成了一条成熟的产业链。”
“等饥荒过去,太阳照常升起。”
由于诸葛亮也与李翊相处了一段时间,倒也能听明白他的一些专业词汇。
“先生,学生有一事不明。”
诸葛亮忽然问道:
“既然这油坊利润如此之高,技术门槛却又这么低。”
“若是其他郡县诸侯也争相效仿,那我们对比他们的优势不就没有了吗?”
诚然,诸葛亮的确是个全才,样样都通。
但若是比经商,李翊还是很有话语权的。
“孔明啊,格局要打开。”
“技术的推广,并不会抹平我们的优势,因为我们油坊开设的更早。”
“我们有着更加成熟的工业体系,还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。”
“只要我们垄断资金链,其他郡县榨油的利润我们同样也能够吃到。”
李翊简单地为诸葛亮概括了一下工厂的概念。
说白了,
技术这种东西你是藏不住的,只要有利,人人都会效仿。
你要做的非但不是把技术藏起来,闭门造车。
而是要大力地推广它,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利润。
要不然为什么那么多的发达国家要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?
说白了,还不是有廉价劳动力和韭菜可以收割。
当发展中国家追上来之后,技术早已更迭,又是新一波的韭菜等待收割。
诸葛亮头脑灵光,很快理解了这其中的利害关系。
“原来如此……”
诸葛亮低头沉吟,又向李翊汇报另外一件事。
“近来有探子回报。”
“说徐州的刘备也在号召百姓捕捉蝗虫,会不会他也是想要效仿我们用油炸蝗虫,来渡过旱灾呢?”
刘备捉蝗虫?
李翊听到这个消息后,先是微微一怔,旋即便是一阵狂笑。
哈哈哈……
“先生何故发笑?”诸葛亮不解地问道。
“呵呵,我笑那刘备无谋,关张少智。”
“想必他是见着我发令让兖州百姓捕捉蝗虫,他便效仿。”
“等他将来发现我们捉蝗虫的目的后,一定也会跟着效仿。”
这……
诸葛亮皱了皱眉,不解地问道:
“先生,若是刘备效仿我们用蝗虫渡过旱灾。”
“于我军也不是件利事。”
“不不不……”
不等诸葛亮说完,李翊马上否决了他的观点。
“谁告诉你刘备能用蝗虫渡过旱灾的?”
“孔明啊,你学谨记。”
“学我者生,像我者死。”
诸葛亮心头一惊,最后这句话又富含哲理,又霸气侧漏。
他正想继续追问,李翊却已经起身回屋。
临行前,转头对诸葛亮吩咐道:
“传令下去,油坊生产的所有油禁止对境外出售。”
“铁匠铺生产的所有铁锅同样禁止对境外出售。”
“徐州四郡要严格控制销售数量,减量出售。”
“谁若违反此条例,一律按通敌罪论处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