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五十四章爹,娘,饶命啊! (第1/2页)
“杨正山!”陈万松眉头微皱,“靖安侯杨正山?请他回来可以改变当今的局势?”
他自然知道杨正山,虽然他与杨正山的交流并不多,但以前杨正山来奉先殿经常与他打招呼。
不过他并不了解杨正山,更不了解杨家。
陈昭钧沉声说道:“辽东杨氏,如今占据了整个辽东之地,几乎将辽东之地打造成铁板一块,就连朕想插手辽东的事情,也是处处受制!”
“当今靖安侯杨承业一直都坐镇在重山镇,而重山镇几乎成了杨家的私地,重山镇有三万精锐镇标营,五万精锐援兵营,还可以在短时间征募十万卫所兵丁!”
“还有腾龙四卫和北海水师,北海水师有两万精锐水师,有两万精锐卫所兵丁!”
“只要杨家愿意,可率领二十万大军南下,平定山河省的流寇并非难事!”
陈昭钧对杨家在辽东的情况非常了解,正是因为了解他才不敢轻易的下旨调遣重山镇和腾龙卫的军队。
他在害怕,害怕如果杨家如果有不臣之心,京都是否能挡住杨家的大军。
陈万松眉头紧皱,问道:“杨正山不可信吗?”
“不知道!”陈昭钧神色更加复杂。
“杨正山做过朕的师傅,指点过朕的武艺,但是朕一直都无法看透他!”
“此人看起来不贪恋权势,但是他又一直将他所拥有的权势掌握在手中。”
“重山镇,腾龙卫,哪怕他已经离开了几十年,他依然可以将其牢牢的掌控在手中!”
“曾叔祖,你说朕能相信他吗?”
陈万松陷入了沉默。
这个问题,他又如何知道?
不过他比陈昭钧更有魄力。
“除了他之外,还有其他人可用吗?”
陈昭钧默然的摇摇头。
其他人?
他不是没有请过,可惜他这个皇帝的面子不够大,根本请不动。
事实上他请过周茂,也请过梁储,但是得到的回复都是在闭关修炼。
什么闭关?不过是个借口罢了!
武者闭关又不是真的将自己所在山洞里,几年不出门。
武者所谓的闭关就是清修,即潜心修炼,不理俗务,但该吃饭还要吃饭,该睡觉还要睡觉。
“那就把他请回来!”陈万松沉声说道。
“可是他若是回来,很可能会把持朝堂!”陈昭钧说道。
“哪又如何?总比亡国亡天下好!”陈万松道。
陈昭钧神色一滞,“朕知道了,朕这就安排人去请他!”
是啊,眼前的局势哪还有那么多顾忌。
再这样下去,怕是大荣用不了多久就彻底灭亡了。
禁军已经不堪大用,皇帝亲军十六营又能支撑多久?
一旦禁军溃败,恐怕亲军十六营的将士也会失去战心,到那时,大荣的倾覆可能只在一夕之间。
这样的结局自然比杨正山回来把持朝堂更好,哪怕杨正山成了摄政王,只要他不称帝,那大荣就没有覆灭。
陈万松摆摆手,“明兮,你亲自去一趟吧!其他人去,我怕不够隆重!”
“嗯。”陈明兮没有拒绝,她知道自己能帮上忙的地方大概也就这一点了。
论修为,她如今的修为是不低,但论战斗力,她这辈子就没有跟人动过手。
她贵为公主,根本没有出手的机会,而且她本身也不是一个喜欢打打杀杀的人。
她能有如今的修为,完全是因为她有强大的天赋和皇族的资源。
简单来说,她跟隋青墨一样,都是靠天赋吃饭的。
隋青墨还比她强一些,隋青墨好歹还插手过朝政,还知道很多官场上事情,而她一直隐居在三山谷,大门不出二门不迈。
陈昭钧说道:“可以带上燕儿,杨正山对昭玄还是有些师徒情分的!”
论师徒关系,陈昭钧根本不指望自己与杨正山有什么师徒情分,当初他虽然拜了杨正山为师,但并没有诚心诚意的修炼,经常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。
他看重的皇位,所以他当时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国事上,根本无心修炼。
那时在他心中,杨正山也不是什么厉害的人物,先天武者也好,靖安侯也罢,在他心中都不过是臣子而已。
现在回想起来,他心中不禁有些懊悔。
早知如此,当初他就该好好跟杨正山培养一下感情。
而更让他懊悔的是他应该将陈昭玄请回来,不应该让陈昭玄呆在代州。
这样陈昭玄就不会死,而陈昭玄也可以帮他去请杨正山。
“嗯,我知道了!”
陈明兮应了一声。
陈明兮出发前往星月岛的时候,杨明昭也刚好坐上了杨家商号的船只,而与此同时,安雨行也坐上了腾龙卫这边的商船,也要前往星月岛。
三个人几乎是同时前往星月岛的,而最先抵达神木岛的自然是杨明昭。
望着波光粼粼的万年湖,看着那高大如山的万年榕,杨明昭突然有点迈不开步子了。
他站在湖泊岸边,有些踌躇。
“四爷,四爷!”李昌轻声唤道。
杨明昭回过神来,小声的问道:“李叔,爹不会打我吧!”
“这个,可能会吧!”李昌想了想,很认真的说道。
杨明昭更不想走了,喵的,这也太恐怖了吧!
杨正山从未在杨明昭面前发过火,可正是因为从未有过才会更加让杨明昭感到恐怖。
杨明昭都想象不出杨正山发火的样子是什么样,不会直接给他一枪吧!
杨明昭想着杨正山挥枪的样子,忍不住哆嗦了一下。
“李叔,救命啊!”
“我可救不了四爷!说不定到时候还需要我们来动手呢!”李昌做了一个打板子的姿势。
杨家家法中还真没有打板子的处罚,主要是这些年杨家家法也没有人触犯过。
可是军中有军法,很多军法还都是杨正山亲自制定的。
杨氏一族有族规,同样也是杨正山参与制定的。
而无论军法还是族规都有打板子这一项,而且极为的严厉,不得有丝毫留情。
军法自然无需多说,这杨氏一族的族规也是十分严厉的,直接打死的都有。
这么多年杨氏一族没有变成为祸乡里的豪族,就是因为有族规。同样杨氏一族的子弟在重山镇都干的很好,没有出现太多的贪官污吏,也是因为族规。
他们不怕国法,就怕杨正山制定的族规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