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一十章 原来是周仓 (第2/2页)
这个时期,周仓的确是啸聚山林的时期,只不过,这里并非是卧牛山啊。
“该死,竟然让他给跑了!”
张宁有些气恼的勒停了战马道。
“刘显哥哥,要不要追杀过去。”黄舞蝶这时候已经收起了她的圆月弯刀,提起插在地上的长刀,翻身上马,一脸兴奋的道。
这一次跟同级别的武将交手,让她觉得打得痛快,现在还有些意犹未尽的样子。
“罢了,穷寇莫追,咱们还是以保护商队的货物安全为主。”刘显摆手道。
山贼的贼兵并没有走远,要追击自然可以追得上,刘显这里还有一百多骑骑兵呢,不过,既然张宁已经认出了他们的贼首,刘显觉得就没有必要再追了。
周仓是一个忠义之士,刘显觉得完全可以收服他,有张宁这个圣女在这里,周仓跑不了。等商队到了下一个城镇,可以先安扎下来,然后再和张宁前往拜山,只要见到周仓就好办。
“显弟,要不让我追上去看看?”
张宁这时不太甘心的道。
“不着急,刚才那个贼将当真的是周仓?”刘显问。
“嗯,他本是人家二叔手下的人,只是一个跑腿的,给爹爹送了几次信,人家跟他也就只见过一次还是两次的,也不怎么熟悉。去年在二叔那也没有见到他,还以为他早就死了,没想到现在竟然在此落草了,听那些贼兵的叫喊,好像他还是大当家了。呵,一个跑腿的竟然出息了,手下还有了这几百号人马。”张宁答道。
周仓早期在黄巾军当中的确不算什么,没有什么的名气,不是什么的黄巾渠帅,也不是黄巾头目。现在听张宁说的,估计周仓在黄巾军当中,的确就只是一个跑腿送信的传信兵。这也算是人尽其才了,毕竟他跑得还真的快。
想想,刘显觉得也比较符合实情。如果周仓在黄巾军中已经有了多少名气,成了黄巾头目,那么他现在估计也早就被黑山黄巾军请去入伙了。这里离黑山也不算是太远,根本就不用在这里落草为寇,依靠拦路打劫为生。
“咱们先把商队护送到下一个城镇里安顿下来,然后我跟你一起去拜会一下这个周仓吧。呵呵,这个人还真的有些意思,单凭他的双脚,跑起来就像是一阵风,不比一般的战马慢,也算是一个天赋异禀的异人了,这样的人,也算是一个人才,我也想见见他。”刘显对张宁道。
“显弟你是想……哦,我明白了,显弟你放心好了,只要咱们……他一定会归顺显弟你的。”张宁没敢把话在这里当众说明,但已经明白了刘显的心思。
“刘显公子,那人的确算是一个人才,他应该是天生飞毛腿,论长途奔跑,就算是王某也不及他。如果刘显公子你起了爱才之意,要不,让王某去把他抓来给你?”
王越这时悄无声息的跟到了刘显的马后,开声道。
“哦?把他抓来?这个……暂时不用吧?待我见过他再说吧。”
“那王某到时就跟着刘显公子你一起去见他好了。这些山贼,本性如何还真的很难说,公子你还是小心一些为好。”王越道。
王越这段时间留在刘显身边做护卫的确感到很舒服,尤其是刘显的所作所为,其实也挺符合他的人生世界观的。再看到刘显的确可以安排一些人为官,他也有些心动。
只是限于有数年之约,在这几年内,他得要做刘显的护卫,所以,他才没开口让刘显弄一个官职让他当当。
事实上,刘显也已经让他全权处理自己这两三百亲卫兵,虽然没有明着让他当亲卫统领,可刘显也有交待,让这三百人都得要听从王越的调派。
可是,王越尝试了几天,他就不想干了。刘显亲卫,虽然只有两三百人,但是作为统领,一些琐碎的事还真的不少,王越发现自己还真的处理不来。特别是刘显的亲兵也是兵,平时要训练,要结阵什么的。王越发现自己还真的不太懂得如何领兵。如此也就作罢,安安份份的做刘显的护卫。
“我会小心的。”刘显点头,表示听进了王越的话。
而就在这时,一道人影从那些贼兵乱哄哄的逃走的转角路口处跑了进来。
刘显一看,顿时不禁一乐。
这个周仓,居然又跑回来了。
只见他一下子站定在数十步之外,然后叉着腿粗声粗气的喝道:“喂,我可不是怕了你们,只是好男不跟女斗,让着那个女娃罢了。嗯,还有,刚才好像听到有人叫咱的名字,是谁?认识咱周仓?“
周仓的话让刘府商队的人都不少人失笑,如果他不是怕,那么逃什么?大声叫扯呼也是他叫的,现在跑回来说不怕?这还真的是一个傻大个。让人感到有些傻呼呼的。
“是我叫你。”张宁见周仓居然自己又跑了回来,顿时也有些欢喜的样子。
“你?又是一个女的?你是谁啊,藏头藏尾的,把你头上的斗笠拿开,让我看看认识不认识。如果是认识的,今天就饶了你们,放你们走,如果不认识,咱还得要劫道。”
“屁话!想劫道,你打得过本姑娘再说。来来来,要不再战三百会合?”黄舞蝶提刀指着周仓道。
“舞蝶,别跟那傻大个一般见识,他其实就是一个憨货。”张宁叫住了黄舞蝶,再扭头对刘显道“显弟,这里不太方便,人家去跟他谈谈?”
“也行,不过要小心一些。”刘显答应了张宁。
刘显知道张宁是打算利用她那太平圣女的身份和周仓见面,如果或者还真的可以让周仓马上归顺。这样倒也省去了不少功夫,不用再去拜山什么的了。
张宁拍马上前,对周仓道:“跟上来,咱们走远一些说话。”
张宁说完,也不管周仓有没有跟上来,她直接一起策马到了官道转角,避开了刘府商队的人的视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