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七十二章 北海太守刘节 (第2/2页)
“这才是嘛,这样对大家都好。再说了,咱们其实也是做正当的生意,也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。”
“好,既然这样,那么……嗯,兄弟你说要开客栈酒楼?这个北海城里原来倒有几家不错的,要不,就带你去看看,如果兄弟你看上那一家,本官就让他们直接转让给你如何?”
事关自己也有收益,刘节的心里开始活泛了起来。他觉得,做客栈酒楼吧,这地理位置很重要。可是,北海城就这么大,关键的位置早就有客栈酒楼了。所以,才想着要不要强行占了其中的某一家。
他有这样的心思,其实也说明,这刘节为官估计真不会是什么的好官。起码,这要贪起钱来,就算是欺行霸市的事他都会干,且干得很理所当然的样子。
“别,不用了,我就想知道,如今北海城里还有哪些地方是无主的,或者是正待出售的。也不必讲究地段位置了,只需要有地方就行,大不了,本人把原来的房屋拆了再建就是。”
刘显可不想干那种强行逼别人走,自己占了人家产业的事。这做生意嘛,歪门邪道还是少走。何况刘显在这里开设这些生意,主要是为了建立自己的情报网络。
再有,这个刘节,刘显估计他在这北海郡当这个太守应该是做不久的。也不知道他在什么时候就会被免了职丢了官。如果是这样倒还好一些,就怕他会死于非命。
不过,不管这个刘节以后的命运是如何,但是都不会影响刘为在北海城的产业,因为这北海早晚都是孔融说了算。只要自己以后保住孔融,不让他丢了北海这个地盘,那么一切都没问题。
“这样啊,那好吧,我这便让人把一些房屋地契拿来。”
北海城并没有直接遭受到黄巾军的冲击,所以,现在北海的一切都还算是比较好的。和黄巾起义之前的情况差不多。当然,受到大环境的影响,各行各业的确略显萧条,这民众多少都有些人心惶惶。
城内并没有多少无主产业,但是要卖了产业离开北海城的人却比较多。
北海离泰山黄巾贼太近了,且现在泰山黄巾贼的贼势甚大,不少人担心北海城会不安全,所以,许多人都想离开这里,离贼人远一些。
但是能离开的,基本上都是一些富户吧,因为只有富裕一些的人家,才有那样的条件能力到另外的一个安全一些的地方生活。
普通百姓,如果在自己的故里还能活得下去,都不会贸然的离乡别井,到别处去流浪。
很快,刘显也选好了好几处地方,选定了后,刘显再另外派人前来交涉,交了钱,拿了房契就行了。
在刘显选了一府应该是一户富户人家的府落的时候,孔融插话道:“贤婿,为何要在北海购置这样的一处府院?岳父家里还算是宽广,你到了北海,就直接住进孔府便好。可你……我是觉得你既然不会常来北海,那何必再花这一笔钱呢?这可不是小数目。”
刘显解释道:“岳父大人,小婿的确不能常来,可是小婿会派人前来打理这些生意。以后来往的人可能会比较多比较频繁。他们总不能常往岳父大家的家里跑吧?有一个地方,让小婿的人来往都有一个地方落脚。这个环境好一些,也可以提升他们为小婿办事的积极性,小婿做事,从来都不会亏待手下的人。“
“嗯,似乎有些道理,本来还想说,既然是供下面的人落脚之处,没有必要购买下一座环境如此好的府院。听贤婿一说,觉得还真的是这样的理。不亏待为自己办事的人,不仅让他们更积极的办事,还可以提升他们的忠诚,如此好的待遇,他们也不想丢了这些差事啊。这个,还真的值得借鉴啊。“
孔融若有所思的道。
刘显看了看孔融,却道:“岳父大人,小婿的情况跟你们孔家的情况不太一样的。你们孔家家大业大,家族中可用的人手人才不少。可小婿身边却没有多少可用之人,一切都全得依靠重金求才,用更好的待遇来招募更多的人才为我所用。所以,这个是最基本的区别,如果你们孔家也要这样,可能有些困难,毕竟都是孔家人,弄得条件太好了,孔家会不会有人认为太过奢侈了?除非能让所有人都享受到一样好的待遇,要不然,恐怕会出问题。”
家族式的产业和公司是完全不能混为一淡的,刘显这也是在提醒一下孔融。让他知道,自己做的一些事,未必适合他来做。
选定了地方,商量好一些交接的事后,刘显正打算和孔融告辞离开。
这个时候,刘节却无论如何都想挽留刘显和孔融留下饮宴,并称已经让人备好了酒席。
盛情难却下,刘显和孔融也只好留下。
一开始,刘显和孔融都以为这是单纯的饮宴作乐。但当酒过三巡后,这才发现原来这刘节似乎还有些什么事,只是好几次张口欲言,都没有说出来。
刘显看到刘节有话想说的样子,便随口道:“兄长,是否有什么的心事?看你好像总难畅所欲言的样子。说说看?”
“唉……孔大人,刘显兄弟,本官、本官恐怕要丢官了……这太守也不知道能够担任到什么时候……”
“哦?这好好的,太守大人为何有如此说法?莫非……是朝中有人攻讦于你?”孔融的第一反应,就是怀疑是否朝中有人要搞他。
“非也……”刘节放下酒樽,苦着脸道:“孔大人,咱们北海危矣。实不相瞒,泰山黄巾贼一直对我们北海虎视眈眈。之所以一直没有出兵来攻打咱们北海城,是本官、本官私下给他们送了钱粮。可是他们现在胃口越来越大,甚至已经攻袭了咱们北海郡邻近泰山的几个县城……”
“什么?竟然有这样的事?”
刘显和孔融闻言,不禁面面相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