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三章: 莫名的熟悉感 (第1/2页)
时间转眼到了六月下旬,夏日的阳光开始照射在整个东北三省。
万物生长,田间地头上的农作物,正在疯狂吸收阳光,为接下来的生产,作自己最后的奉献。
此时的吉春市无线总厂内,夏日的阳光仿佛并没有照进这个工厂,所有人都感觉冬天的寒意,并没有离去,反而更深了。
此时一间会议室内,几十人的会议室坐得满满当当,所有人都低着头,不敢看坐在最前面的那位。
无线总厂的王书记,此时正在大发雷霆,对着下面这群人破口大骂。
从前修养极好的王书记,如今却成了一个骂街泼妇,这也说明对方此刻内心极为愤怒。
王书记没办法不愤怒,就在今天上午,他还被上面领导指着鼻子大骂。
至于骂的原因,他此时已经用全部力气,在朝下面这群废物嘶吼了。
从上个月开始,无线总厂生产的金鹏牌收音机,销量就以一种难以想象的颓势下降。
三月份销量二十七万台,四月份三十六万台,五月份二十一万台,而这个月,已经距离月底只有两天了,可收到的销量数据,竟然只有十二万台!
这已经不是叫下降了,而是飞流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了,连脚刹都没用了。
王书记这几个月,可谓是春风得意,几乎全部都在各方的恭维中度过。
他原本就是无线一厂的书记,鼓动合并无线二厂的首要功臣,就是他,当然,他成功了!
合并原先无线二厂,让原本已经半死不活的无线一厂重获新生,每个月两三百万的利润,可谓让无线总厂有了充足的资金。
他不但扩张了厂房面积,还完成了原先一直没机会完成的壮举,那就是修建新的职工楼,解决了无线一厂一直困扰以久的住房问题。
他一口气建了三栋筒子楼,一户一个大单间,足有二百四十户。
有了这些房子,之前挤压许久的矛盾,将迅速化解,自己在无线总厂的质疑,也将不复存在。
但是楼房才刚刚建到一半,才发现,没钱了!
对,没钱了!
这几个月的利润足有数百万,一部分上缴市财政,一部分采购原材料,还有扩建厂房,修建筒子楼。
还有给在职员工发工资,报销之前欠下的医疗费和退休金,等等乱七八糟的。
四个厂合并后,收拾之前的烂摊子就花了上百万。
要知道现在的无线总厂,合并四个厂后,光职工就差不多三千人,虽然这个年代工资低,但是架不住这么多张嘴呀!
而且这些工厂都是老厂,里面退休和病退的,占百分之三十以上,这些都得靠钱养着。
如果工厂能一直维持之前的销量,那这些矛盾,统统都不是事,但是一旦销量暴跌,那所有的矛盾,都将爆发。
而且,为了支持几个无线厂合并,上面给了多少支持?
一旦暴雷,那些上面领导要承担什么,不用王书记想,他也知道,自己的结局了。
所有他此刻是如此暴跳如雷,如同骂街的泼妇,他也要把所有的愤怒给发泄出来。
骂了半个小时,王书记也感觉有些疲惫,他深呼吸几口气,平复了一下心情,这才沉着脸低吼道。
“我给你们两天时间,必须找出问题,再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,不然你们所有人,都给我滚去烧锅炉吧!”
说完这句话,他狠狠一把掌拍在会议桌上,随即站起身,大步离去。
秘书连忙站起身,跟了出去。
坐在会议桌最末尾的一个戴眼镜中年人,沉着脸,一言不发地站起身。
这人正是无线总厂技术科的钟志华,他沉着脸,面沉如水,收起自己会议桌上的笔记本,一言不发跟着人流走出会议室。
钟志华这位技术科科长,并不是废物,反而是一位顶尖的无线专业专家,但是此时,他的心,心如死灰。
他已经有离开无线总厂的心思了,但是他现在很惆怅,他不知道自己离开后,还能不能回到原本的4044厂。
从合并无线厂到如今,已经四个半月时间了。
这段时间里,从信心满满,到灰心失望,只不过短短四个半月而已!
钟志华,并不是不作为,反而他的技术科很活跃。
在第一个月,他便提出了研究方向,那就是对目前的“金鹏牌”便携式收音机,进行升级换代。
并且研究出多种型号款式的收音机,让老百姓的选择跟多元化。
这种想法,和陈灿当初在宁江的想法,几乎不谋而合。
从这点就可以看出去,钟志华是一个人才。
而且钟志华还提到一个观点,几乎陈灿的想法一模一样,那就是尽快引进磁带生产线。
能在七八年,有引进磁带生产线想法的人并不多,这个时代的华夏,磁带还不流行,只有南方几个小数城市,才刚刚开始有走私过来的收录机,在东北这旮旯,真没人有那种超前的想法。
但是想法归想法,到了实际情况中,一切还得看决策者的想法。
钟志华第一个月,连同技术科的十几位同事,加班加点,搞出来六个大小不一的型号收音机。
对,不是三个,而是六个,钟志华为了,消除金鹏牌之前那款便携式收音机的廉价感。
这次采用全铝材质外壳,整体内部构造也重新设计了一番,虽然成本稍微高了点,但是整体质感,连同外型质量,都上升了一个等级。
六个型号,从便携式收音机到最大的手提收音机,应有尽有。
当钟志华兴冲冲把这六个型号,拿给领导看了后,得到的,却是很冷淡的回复。
“成本这么高,你卖给谁?”
钟志华当场就气炸了,当场和对方吵了起来,最后还闹到了王书记那。
他这六款收音机,其实整体成本并不算太高,最小的那款袖珍收音机,大小尺寸,比之前金鹏牌的便携式收音机还小一点点。
甚至他还采用了全铝材质外壳,但是成本依旧只有十一快。
这是钟志华的得意之作,他绝不允许别人侮辱它!
这事最终闹到王书记那,最后王书记了解过后,皱着眉头对钟志华说道。
“我们已经有便携式收音机了,为啥还搞一个?除了这个小点的收音机成本低点,你其他五个型号,成本最低都得二十块,这还要我们怎么定价?”
王书记这番话,可是把钟志华的心都凉透了。
要是陈灿当时在场,一定会给钟志华大加赞扬,因为对方在收音机方面的技术,并不比他差,甚至整体质量比陈灿设计的那三款还要好点。
人家追求的是真材实料,而陈灿追求的是最低成本,这两种结果自然不同。
如果陈灿知晓这事,一定会再成立一个高端品牌,只要稍微改点外型,其他原封不动,就可以上市销售,到时高端品牌多卖十几二十块,也会有一定市场。
可惜无线总厂的领导,是看不到这一点。
对于无线总厂的领导来说,他们现在已经在低价产品上吃到了甜头,自然希望成本价越低越好。
所以对于他们来说,那六个型号的收音机,除了最便宜的那款,还有点价值外,其他五款,成本太高了,完全不符合他们的要求。
就算那款最便宜的,成本价依旧和之前的金鹏牌一样,那和自己目前在销售的那款,有什么区别?
既然没区别,那就没必要上了!
至于进口磁带生产线,那更是天荒夜谈了,要知道进口要外汇的,谁没事去拿宝贵的外汇,去进口什么磁带生产线?
这不扯淡吗?
总之钟志华的想法和计划,统统没有通过,无线总厂的技术科,可谓是有名无实了。
其实这个年代的很多国营厂,技术科都是有名无实,很多产品,几十年未曾改变,技术科有啥用?
很多陶瓷厂,毛巾厂,从六十年代生产一种颜色图案的产品,到八十年代,还生产同一种图案的产品。
这种国营厂,在这个时代,几乎遍地都是。
钟志华之所以被邀请加入无线厂,还是省里某些有远见的领导的主意。
毕竟钟志华,是有真本事的,合并之前,很多领导都对这个无线总厂抱有特别大的期望。
之前一个小小的无线二厂,都能创造那么大的奇迹,如今已经集合所有资源的无线总厂,如论如何都不能太拉胯是吧?
但是结果,已经看见了。
或许没有宁江无线厂的存在,吉春无线总厂还能多熬一段时间。
但是这个时间,肯定不会太久,最多不会超过两年。
它最终的结果,依旧是慢慢消亡,只是现在这种死亡速度,太快了,让很多人接受不了。
因为随着改革开放,南方的大量商品会大规模涌入东北,可谓对当地很多产业毁灭性打击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