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念小说

字:
关灯 护眼
思念小说 > 当上部落首领后发现是在明朝 > 第443章:刘大夏的随时因革论

第443章:刘大夏的随时因革论

第443章:刘大夏的随时因革论 (第1/2页)

王阳明在历史上,堪称是一位特立独行的猛男子!
  
  从他出生那一刻起,仿佛就注定了这个男人的不寻常。
  
  他的出生带有神秘色彩,还违反了生物学规律!
  
  根据记载,他的母亲怀孕十四个月才分娩,在他诞生之前,他的祖母又梦见天神衣绯玉,云中鼓吹,抱一赤子,从天而降,祖父遂为他取名为“云”,并给他居住的地方起名为“瑞云楼”。
  
  他5岁仍不会说话,但已默记祖父所读过的书。有一高僧过其家,摸着他的头说“好个孩儿,可惜道破。”
  
  祖父根据《论语·卫灵公》所云“知及之,仁不能守之,虽得之,必失之”,为他改名为“守仁”,随后他就开口说话了。
  
  王阳明在五岁的时候,就带着这些神秘的光环,名声显于乡里。
  
  十二岁时,正式就读私塾。十三岁,母亲郑氏去世。幼年丧母,这是王阳明早年的最大挫折之一。
  
  但他并未因此消磨志气,心思也不同常人,一次与塾师先生讨论何为天下最要紧之事,他就不同凡俗,认为“科举并非第一等要紧事”,天下最要紧的是读书做一个圣贤的人。
  
  当时朝政腐败、战乱四起,王阳明立志学好兵法,要为国效忠。
  
  十五岁时就开始屡次上书皇帝,献策平定农民起义。同年,他出游居庸关、山海关一月之久,纵观塞外,那时已经有经略四方之志。
  
  十七岁时,他跑到南昌,同诸养和之女诸氏履行婚约,可在结婚的当天,他闲逛中遇见一道士在那里打坐,他就向道士请教,道士给他讲了一回养生术,他便与道士相对静坐忘归,将娇妻忘在了闺房,直到第二天岳父才把他找回。
  
  十八岁时,与夫人诸氏回到余姚,经过广信,王守仁拜谒娄谅,娄谅向他讲授“格物致知”之学。
  
  王守仁甚喜,不走寻常路的他。通读朱熹的著作,开始思考宋儒所谓“物有表里精粗,一草一木皆具至理”的学问。
  
  并下定决心要穷竹之理,一个人对着竹子“格”了七天七夜,屁的感悟没有,人却因此病倒。这让他对“格物”学说产生了怀疑之心,这个犯二行为,也给中国哲学史,留下来了著名的“守仁格竹”段子。
  
  纵观王阳明的少年时期,都能从他身上看出一股子独特的气质。
  
  他的思想转变和学问成就,却都将发生在这番贬谪龙场驿的时期。
  
  之所以如此,就在于这两年,王阳明的人生遭逢的变数有些多,身体和精神上折磨,更加的锤炼了他。
  
  他之前经历的二十余年的苦思,撞上自身之遭遇,才让他的思想在这两年渐渐飞跃,最终成就了龙场悟道。
  
  而这个时空,黥人在沿海的影响无处不在,他难以避免的沾惹了一些。
  
  在同谢迁一番洽谈后,他带着黥人出版的经史子集,回到了家中。
  
  心中的疑惑不仅没有减少,反而是更多。
  
  天赋人权这个道理,也让他颇为的震撼,人生来平等这句话,能不能同“人人皆可为尧舜”相当?
  
  王阳明觉得若不承认在人格上平等,那么人人皆可为尧舜就是一句空话,如此说来的话,黥人“人人生来平等”虽简单,可却也蕴含世间大理。
  
  黥人能如此精进强大,难道就说明,名教真的有问题,或者说读书人悟错了道?
  
  …………
  
  在家待了三天后,王阳明按耐不住,启程前往龙场驿赴任。
  
  这次他带了王长喜和王长乐两位随从,一路坐船经广信府、饶州府,前往南昌府拜访岳父。
  
  却在鄱阳湖上,看见了黥人冒着黑烟的火轮船,这便是传说中无风自动的黥人大船。
  
  南昌府的缙绅坚持大半年后,终归是放弃了内湖航运权,默认黥人船只出入鄱阳湖。
  
  其中原因就是,黥人给的太多了!有了天上人间楼当掮客,不少商贾缙绅,都暗中加入了这个商贸网。
  
  “老爷,这黥人的船冒着黑烟,两侧又有个大水车,你说是不是靠着黑烟来驱动大水车啊!”随从王长乐惊奇的问道。
  
  王阳明摇头说:“不知,传闻黥人善用水火之力,想必这船无风自动,就是用的水火之力!”
  
  主仆三人伸长脖子,望着黥人大船消失在天际。
  
  王阳明终于直观的理解,为何刘时雍等人,会如此的忌惮黥人,那句“千年未有之强敌”真是一点儿也没错。
  
  如此巨舰横行于江湖,大明腹地岂能有安宁?
  
  遍读兵书的王大爷,也突然发觉自己,竟是于水师一事上,还不甚了解。
  
  …………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:皇上,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