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念小说

字:
关灯 护眼
思念小说 > 大乘妙法莲华经 > 第92集《妙法莲华经》

第92集《妙法莲华经》

第92集《妙法莲华经》 (第2/2页)

先调整依报。“琉璃为地,宝树庄严”,先把我们充满泥巴石头的大地变为琉璃大地,然后地上出现各种七宝的宝树庄严,然后以黄金作为道路的界标,分出四方四维的道路的界标。这个是转成清净。
  
  第二个,把污秽的地方空掉。空掉哪些呢?聚落,就是人聚集的地方,小的叫聚落,中的是村营,大的是城邑。还有各种的大海、江河、山川、林薮,这些都是只有秽土才有的。空掉污秽的依报国土,创造清净的国土。这是依报的改变。
  
  然后,“烧大宝香,曼陀罗华,遍布其地,以宝网幔罗覆其上”。这空中烧大宝香,然后在宝树上垂下各种的宝网跟宝幔,而且宝树的四周悬诸宝铃。
  
  在正报当中,等于是把这些有漏的众生都请走了。当然众生不能空掉,因为他是有心识、有业力的。他移诸天人,只留下《法华经》的会众。把这些有漏的天人移到他方国土去。
  
  那么这个时候都准备好了,就是把秽土变成清净了。这个时候十方的应身诸佛就来到了娑婆世界。他们怎么来呢?每一位佛都带了一个侍者,带了一个法身菩萨作侍者,到娑婆世界。到哪里呢?我们前面说过,释迦牟尼佛把大地变现了以后,出现了很多的宝树,每一个人就在一棵宝树下,就坐着。他有师子座嘛,高五由旬,也是用七宝而装饰之。这个讲到诸佛来集。
  
  看第二段,树下安坐。
  
  尔时,诸佛各于此座结跏趺坐,如是展转,遍满三千大千世界。而于释迦牟尼佛一方所分之身,犹故未尽。
  
  那么十方诸佛,这个释迦牟尼佛的应身佛实在太多了,所以当这个国土变清净以后,就是东西南北四方四维的十方世界的佛来的时候,每一个人就坐在一棵宝树下的师子座上,“结跏趺坐,遍满三千大千世界”,就是释迦牟尼佛所教化的地方。
  
  但这个地方有一个问题,娑婆世界不是变清净就了事,这地方太小了。小到什么程度呢?连一方,连东方诸佛都容纳不下,不要说十方了。所以蕅益大师说,初变国土只是变秽为净,把污秽变成清净。这是第一个变化,就是为了迎接十方清净国土的应身佛,所以把这个国土变为清净。但是怎么样?数量太少不够用。所以二变,开始产生量变。前面是质变,第二个产生量变。
  
  辛二、变八方世界
  
  我们看第二段的变化,变八方世界。
  
  时释迦牟尼佛,欲容受所分身诸佛故,八方各更变二百万亿那由他国,皆令清净,无有地狱、饿鬼、畜生及阿修罗。又移诸天人,置于他土。所化之国,亦以琉璃为地,宝树庄严,树高五百由旬,枝叶华果次第严饰,树下皆有宝师子座,高五由旬,种种诸宝以为庄校。亦无大海江河,及目真邻陀山、摩诃目真邻陀山、铁围山、大铁围山、须弥山等诸山王,通为一佛国土。宝地平正,宝交露幔,遍覆其上;悬诸幡盖,烧大宝香,诸天宝华遍布其地。
  
  这段是讲到娑婆世界的第二变。这个二变就是把八方世界,就是上下不变,把四方四维的世界扩大。看它怎么扩大。
  
  尔时,释迦牟尼佛欲容受其十方分身的诸佛故,所以呢,把娑婆世界的八方(因为娑婆世界没有上下,只有平面),就是四方四维,然后变现,每一方各变现两百万亿那由他国。就是把每一方变成两百万亿那由他国土这么大。那总共是八方,就把它乘以八就对了。而且“皆令清净”,没有这些所谓的六道众生,地狱、饿鬼、畜生、阿修罗等,天人也离开。所以,正报是不能空掉的。诸位!佛陀不能改变众生的业力,所以这些六道众生,这种正报的有情众生要请走,到十方国土去,他方国土去。
  
  依报可以改变,依报是没有心识的,所以把依报变成清净。清净以后,这里特别的地方,就是这个山怎么处理。我们看。
  
  这个山,有目真邻陀山,这个是石头山;摩诃目真邻陀山,就是大石头山;或者铁围山,铁围山是一个小世界以外的一重山;大铁围山是指一个大千世界以外的一重山,把一个大千世界包起来;须弥山是整个大千世界外面包围的山,是最高的山;还有其他的诸大山王。佛陀用神通力,他并没把它空掉,把它怎么样?“通为一佛国土”,把它抹平,用神通力抹平,使令这个宝地平正。宝树当中也是一样充满了宝幔宝网,从宝树上垂下来,悬种种的幡盖,而且空中“烧大宝香,诸天宝华,遍布其地”。
  
  所以,第一变是变秽为净;第二变,蕅益大师说是转变自在,把它从清净变成大自在,随心自在。这是把国土变大。
  
  辛三、更变八方世界
  
  看第三变,三变国土。
  
  释迦牟尼佛为诸佛当来坐故,复于八方,各更变二百万亿那由他国,皆令清净,无有地狱、饿鬼、畜生及阿修罗,又移诸天人置于他土。所化之国,亦以琉璃为地,宝树庄严,树高五百由旬,枝叶华果次第庄严。树下皆有宝师子座,高五由旬,亦以大宝而校饰之。亦无大海江河,及目真邻陀山、摩诃目真邻陀山、铁围山、大铁围山、须弥山等诸山王,通为一佛国土。宝地平正,宝交露幔,遍覆其上。悬诸幡盖,烧大宝香,诸天宝华,遍布其地。
  
  经过前面的二变,把一方国土变成两百万亿那由他国土以后,还是不够,所以再变一次。释迦牟尼佛为了要满足十方世界的应身佛来娑婆世界共襄盛举,开这个塔,把这个八方再变两百万亿,那等于是每一方变成四百万亿那由他国土。
  
  那么变了以后,也是一样。佛陀处理这个娑婆世界的情况,他正报的处理跟依报不一样。正报的身心移走,把六道众生、有漏的业力的众生移走,把《法华经》会上的人留下来,其他全部移走。依报国土直接空掉,把它变成庄严的国土,是这样的情况。
  
  我们看第二段,诸佛来集。
  
  尔时,东方释迦牟尼佛所分之身,百千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国土中诸佛,各各说法,来集于此,如是次第,十方诸佛皆悉来集,坐于八方;尔时一一方,四百万亿那由他国土诸佛如来,遍满其中。
  
  尔时,佛陀经过三变以后,那么东方的释迦牟尼佛的分身,“百千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国土中诸佛,各各说法,来集于此”。“如是次第”,包括十方世界都来。每一个都带一个侍者,坐在每一棵树的这个师子座上,全部地遍满这个国土。那么这个时候娑婆世界已经不是当时的娑婆世界了,而是每一方已经多出了“四百万亿那由他国土诸佛如来,遍满其中”。
  
  那么这段经文等于三变国土。我们看附表二十八,我们根据蕅益大师的开示作一个说明。
  
  凡夫杂染国土之变现——无明妄想之三变
  
  国土的改变,不完全是理观的问题,它是牵涉到因缘所生法。那么因缘所生法,我们看凡夫是怎么回事,为什么会创造这么多的高山、大河、六道众生呢?
  
  凡夫杂染国土的变现,它的根本是无明妄想,有所得妄想。它也是三变。它的变化,最初是从“初能变”,异熟。我们产生的是依正二报,第一个是业力,所以,一个人会投胎,首先是有业力。第二个就是思量,二变,就是执著。我们根据自己的业力产生的果报而产生执著。第三个,根据你的果报产生第六意识的妄想。它的次第是怎么样?由细而粗。业力最微细,执著是第二,了境的分别是第三,就形成了六道轮回。
  
  所以说,凡夫到底是怎么回事?凡夫其实背后就三件事情,第一个业力,第二个执著,第三个妄想,所以你才会投胎的。
  
  我们举一个例子,为什么说先有业力呢?诸位!你不是先执著,也不是先打妄想,你是先有果报。因为你如果变成男众跟变成女众,你的执著跟妄想不一样。所以妄想跟执著是怎么样?唯识学上说“随所生所系”。你变成什么果报,你就打什么妄想,作什么执著。比方说你要变成一只狗,你觉得狗会追求财宝吗?不可能。狗,它是追求食物嘛。当你变成人的时候,你的妄想执著就不一样了。
  
  所以,我们成就的果报,第一个是由业力决定的。就是,你先变成什么果报,再决定你会生起什么执著,再决定你有什么妄想,因为妄想是由执著来的。你看一个执著财物的人,他整天就是打财物的妄想,其他妄想他不打,他对其他的东西都没有兴趣了。有些执著感情的人,他什么妄想都不打,就专打感情这一块。有些人喜欢博取好的名声,他就专打这个。所以妄想跟着执著来,执著跟着业力来。所以娑婆世界的国土也是三变,初变业力,二变执著,三变妄想。
  
  圣人清净国土之变现(一心真如之三变)
  
  那改变怎么办呢?
  
  改变相反。我们不可能先改变业力,而是先改变妄想。我们流转的时候是由细到粗,改变是由粗到细,先改变妄想。所以你看我们净土宗,阿弥陀佛把你带到极乐世界,他不是改变业力,叫带业往生,强调正念。所以,我们今天要改变我们的依正二报,你不能先碰业力,这不是你该碰的。先碰什么?先碰颠倒妄想。修我空观,先调伏见思的妄想。当然,这个地方特别指的是我执。所有的妄想都是因为你想主宰而来的,所以这个我执是所有烦恼的根本。所以他第一个是先破见思,破见思等于是我们第一个说的,转秽为净。
  
  第二个,破尘沙,二变,二变国土。前面是破我执,这个地方破法执,所以他成就转变自在,功德庄严。所以我们要处理的第二个是执著的问题。
  
  第三个才是处理业力的问题,破除无明,再把我空法空的智慧会归到一心真如,那就是普广无碍了。
  
  所以生命的出现、流转,是由业力到执著到妄想;生命的改变是相反。所以诸位!我讲实在话,你不可能靠拜忏改变命运,不可能。你一开始就挑战最难的,你挑战业力,你要拜到什么时候?你一定先修理观,先调伏妄想。
  
  所以我们在操作上,一定跟我们流转的缘起是相反的。先有业力再有执著再有妄想;改变呢?先改变妄想,再改变执著,再改变业力。总而言之,就是诸法无性,尽随心转,把内心的妄想先改变,再改变执著,再改变内心的业力。是这么一个情况。
  
  这个地方讲到三变国土。
  
  庚七、与欲开塔分五:辛一、诸佛说欲;辛二、释迦开塔;辛三、四众同见;辛四、二佛分座;辛五、四众处空
  
  我们回到讲义,二百一十四面。三变国土以后,就准备开塔了,因为所有的应身佛都来到现场了,那所有的开塔的前方便都具足了。我们看庚七的“与欲开塔”。这地方有五段。
  
  辛一、诸佛说欲
  
  是时诸佛各在宝树下坐师子座,皆遣侍者问讯释迦牟尼佛,各赍宝华满掬,而告之言:善男子!汝往诣耆阇崛山释迦牟尼佛所,如我辞曰:少病少恼,气力安乐,及菩萨声闻众悉安隐不?以此宝华散佛供养,而作是言:彼某甲佛,与欲开此宝塔。诸佛遣使,亦复如是。
  
  “是时”,经过三变以后,十方的应身佛都就座了。坐在哪里?坐在宝树下的师子座。就座以后,每一个应身佛就派遣他所带来的侍者,就各赍宝华——这个赍就是双手捧着天空所降下的宝花,满满地捧着在手上。这个佛陀就告诉旁边的侍者说,你应该要往这个灵鹫山去,去问候释迦牟尼佛。怎么问候呢?你就这么说,释迦牟尼佛您老人家少病、少恼、气力安乐,及菩萨声闻众悉安隐不?就是色身少病,内心少恼,身心安乐;第二个,众生是不是能够安稳等等。并“以此宝华散佛供养”,散在佛陀的身上来作为供养,并且作如是言,“彼某甲佛,与欲开此宝塔”。“诸佛遣使,亦复如是。”
  
  这个地方的“说欲”,等于是我们佛教里面的羯磨法,就表示佛陀同意,十方诸佛都同意随顺于清净法身,就是表示同意的意思。
  
  辛二、释迦开塔
  
  尔时,释迦牟尼佛见所分身佛悉已来集,各各坐于师子之座,皆闻诸佛与欲同开宝塔,即从座起,住虚空中。一切四众,起立合掌,一心观佛。
  
  于是释迦牟尼佛,以右指开七宝塔户,出大音声,如却关钥,开大城门。
  
  这个地方就正式开塔了。尔时释迦牟尼佛见十方应身佛都已经来到娑婆世界了,各各都坐在这个宝树的师子座上,而且都表达自己的与欲,赞同开塔的意见。所以释迦牟尼佛这个时候(他说法的时候是坐着嘛),从座位站起来,而且做了一个很重要的动作,住在虚空中。他本来是坐在法座上,站起来以后就飞到虚空中。这个时候所有的法华会众就起立合掌,因为心中期待着佛陀能够开塔,一心观佛。
  
  于是释迦牟尼佛“以右指开七宝塔户”。因为宝塔是从地涌出住在空中,所以他飞到空中去。佛陀到了空中以后,用右手打开七宝塔的大门。这个时候出广大微妙的音声,这种音声“如却关钥”,就好像打开一个很大的锁钥,然后正式打开城门。
  
  这个地方的表法是说,要见法身,不能在地上见,地上只有度化众生。就是您今天释迦牟尼佛是因为随顺众生,所以住在地上。那么清净法身一定是离相的,所以,法身必须要在离相的清净中见。所以释迦牟尼佛要开塔,只能够从地上飞到空中开塔,是这么一个情况。
  
  到这里,蕅益大师说是一个界线指标了。多宝佛塔代表两重意思:它同时是因,它同时也是一佛乘的果。那么它的界线在哪里呢?就是开塔跟不开塔。所以,这段经文,前面表示因地,就是证明前面的三周说法里面的一佛乘的因地;那么开塔以后就是正式启后了,开启后面的的开迹显本了。所以,这个多宝佛等于是一方面见证三周说法,一方面请佛陀开显后面的开迹显本。
  
  我们今天先上到这里,就是在开塔前后的这个中间点。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:皇上,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